征稿啦
“我與隴東報”開欄啦!特邀您從讀者或者作者的角度,講述自己與《隴東報》之間的故事,可寫自己的感悟體會及與《隴東報》的小故事,也可暢談對《隴東報》的建議意見等。文稿字數(shù)要求在2000字以內(nèi)。
我與隴東報主題征文作品展
驀然回首,出生于隴東黃土高原的我已在人生之路上艱難而執(zhí)著地走過了五十多個春秋,從小愛好文學的我在文學創(chuàng)作道路上辛勤地耕耘了三十多年,品嘗了許多苦澀,也品味了許多喜悅。
此刻,面對擺在書桌上的依舊散發(fā)著淡淡墨香的三十余份《隴東報》,我思緒連綿,激動不已。這是我上午整理書柜時,特意從書柜里捧出來的,因為在我心中,這一份份來自千里之外的內(nèi)容豐富、編輯精美的報紙,仿佛一件件精致的工藝品。幾次搬家,我都小心翼翼,隨身攜帶。每次閱讀,我都被許多詩文中濃郁的鄉(xiāng)土氣息與獨特的地域文化深深地感動和吸引。每次,當我收到來自故鄉(xiāng)的《隴東報》時,仿佛見到了來自老家的親友,內(nèi)心深處的激動難以言表。無論是品讀慶陽本土作家詩人的作品,還是品讀其他名家的作品,都是一種難得的享受,更是一次心靈的凈化與洗禮。
與《隴東報》結(jié)緣,是在1991年1月的一天。當時,正寧縣文化館我第一次見到了《隴東報》,報紙豐富的內(nèi)容令我耳目一新,尤其是副刊上小說、散文、詩歌等欄目應有盡有。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報紙在體現(xiàn)本土特色、扶持本地文學新人的同時,適當選發(fā)國內(nèi)知名作家詩人的新作,不僅提高了報紙的品位,也滿足了讀者的需求。于是,我便將《隴東報》的通訊地址等信息認真地記錄在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,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準備投稿。
當時,高考落榜的我在老家務農(nóng),白天下地干活,每當夜幕降臨,我便獨自在窯洞里昏暗的燈光下看書、讀報或?qū)懽鳎释ㄟ^閱讀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,更希望通過一首首詩歌或一篇篇散文來抒發(fā)自己對故鄉(xiāng)的熱愛以及對現(xiàn)實生活的感悟。
幾天后,一篇題為《黃色遐思》的散文終于誕生了,這篇短文通過一系列的聯(lián)想與描述,表達了自己對黃土地、華夏民族以及偉大祖國的無限感激與熱愛。1991年1月13日晚上,我將最終定稿的散文《黃色遐思》工工整整地寫在自己特意買來的稿紙上,小心翼翼地裝進信封,第二天,騎自行車冒著刺骨的寒風到五公里之外的縣城郵局去郵寄。稿件寄出之時,我仿佛完成了一份光榮的任務。盡管之前自己已經(jīng)在其他報紙上發(fā)表過幾篇習作,但這次畢竟是第一次給心目中神圣的家鄉(xiāng)報紙《隴東報》投稿,心里既興奮又緊張。驚喜有時會在不經(jīng)意間突然降臨。近兩個月之后,我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散文《黃色遐思》刊發(fā)在1991年3月13日的《隴東報》第四版“黃河象杯”全國微型文學大獎賽專版上。不久,我便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墨香濃郁的樣報。
《隴東報》社的編輯老師認真嚴謹?shù)膶徃鍛B(tài)度以及不厚名家、不薄新人的選稿原則讓我敬佩不已。從此,每當自己有了新作,總是首先投給《隴東報》。
辛勤地耕耘迎來的必定是碩果累累。三十多年以來,我向《隴東報》累計投稿400多篇,先后發(fā)表作品近百篇。其中,經(jīng)過編輯老師潤色之后刊發(fā)于《隴東報》“北地風”副刊的詩歌《隴東故鄉(xiāng)》與《取暖》還入選由隴東報社主辦、隴東學院文學院、慶陽市作家協(xié)會協(xié)辦的隴東報《一點慶陽》新年詩會,并與陳默、高凱、李建榮、劉鵬輝、申萬倉等慶陽本土詩人的作品一起,于2016年12月20日晚,由隴東報社和隴東學院的朗誦愛好者在隴東學院傾情演繹,傳遞鄉(xiāng)音鄉(xiāng)情。
回望自己走過的路,我感慨萬千。正是《隴東報》編輯老師多年來的提攜與厚愛,激勵我朝著既定的目標艱難而執(zhí)著地行進。如今,我已在《詩潮》《星火》《散文選刊》《甘肅日報》《隴東報》等報刊發(fā)表作品200多篇,加入了省作家協(xié)會,有作品入選《中國實力詩人作品選讀》《追夢——當代農(nóng)民工詩選》等多種選本。作品曾榮獲第六屆“蒼生杯”全國有獎征文三等獎。2020年出版詩集《秋風漸涼》。
而今,每當我在工作或?qū)懽髦杏龅嚼щy之時,我便會雙手捧起來自故鄉(xiāng)的散發(fā)著陣陣墨香的《隴東報》仔細品讀。因為,在那一刻,我會感受到一縷陽光的溫暖,感受到一股前進的動力。
作者簡介
張軍,甘肅正寧縣人,湖北省作協(xié)會員。作品散見于《詩潮》《星火》《散文選刊》《甘肅日報》《隴東報》等報刊,有作品入選《中國實力詩人作品選讀》等選本。2020年出版詩集《秋風漸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