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東鋒
四月,徜徉在蘋果花的海洋里,猛然想起了多年以前看到的場面:一些外地客商收購慶陽蘋果后,裝在了印有外地蘋果品牌字樣的箱子里進入市場。問其原因,答曰:外地蘋果名氣大。
曾經(jīng),這是一個尷尬的場面。獨特的地理、氣候等條件“養(yǎng)育”出品質(zhì)優(yōu)良的慶陽蘋果,外地客商認可,但在蘋果市場上卻沒有響亮的名字。一個可愛的小蘋果,只好叫著別人的名字,借此走入外地超市和消費者家中。蘋果沒有名氣,為別人作嫁衣裳,就沒有市場競爭力,“出園價格”就上不去。尷尬的場面,深深刺痛了慶陽人。近年來,慶陽市在推廣新技術(shù)、培育新品種的同時,注冊品牌、舉辦節(jié)會、走出去“吆喝”、請進來“品嘗”……著實下了一番“狠功夫”。慶陽蘋果開始“名正言順”進入市場,“慶陽蘋果果真好”已經(jīng)成為蘋果市場上一句網(wǎng)紅廣告語。
曾經(jīng)尷尬的不光是“一個蘋果”,一些土生土長的“慶陽特產(chǎn)”在市場上也被貼上了外地“標簽”。令人欣喜的是,隨著宣傳推介和深度開發(fā),一大批“慶陽牌”正在理直氣壯走向外界。
世界很大,市場廣闊。隨著區(qū)域性中心城市和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快馬加鞭的建設,“慶陽牌”潛力無限,魅力迷人。